常山赵子龙 “常山”的由来
2024-12-10 00:45:34
RS Insight丨这些值得收藏的Rolling Stone特刊,每一本都见证历史
RS Insight | #洞见Break Down
By 白熊
1967年10月,一本首期只有24页的刊物,以“半报纸半杂志”的形态出现在了旧金山的报摊上。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围绕着摇滚乐打转的刊物封面却选用了电影《How I Won The War》中的约翰·列侬(John Lennon)的一张剧照。
“直到印刷前两天我们还不知道用什么图”,这本刊物的创始人简·温纳(Jann Wenner)之后说。“这是当时的最好选择。它确实是有着决定性意义的一张图,因为它涵盖了音乐、文化与大众娱乐。”——而这,就是后来享誉全球的音乐文化媒体品牌Rolling Stone的雏形。
Rolling Stone首刊杂志封面
这个不寻常的开始,也注定了这个刊物往后所延伸出的特殊意义。“Rolling Stone is not just about music, but about the things and attitudes music embraces(Rolling Stone不仅仅与音乐相关,也与音乐所拥抱的事物与态度相关)” ;这句出自创始人Wenner的名言,也成为了Rolling Stone沿用至今的品牌准则。
Rolling Stone从音乐出发,却始终创造着新文化。从70年代开始,Rolling Stone开始建立一个全新的言论领域,让唱片工业甚至青年文化都有更多的探索空间——而想要脱离小众并创造出一个新鲜的言论空间,则需要一个题材足够丰富的环境。
Rolling Stone的早期杂志©DW
于是在保证每个月的杂志正常出刊外,Rolling Stone的编辑部也开始进行主题策划与资料搜集,撰写除实时议题、人物专访和音乐评论之外的文章,将它们装订成册,以“特刊(Special Issue)”的形式进行不定期的发行。
从颇具影响力的音乐人和乐队,到时下最受欢迎的影视娱乐剧目,以及备受关注甚至是充满争议的社会议题,每一本特刊都对事件或人物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和纵览,给读者带去了更深度的内容体验。而这些主题策划即便是放到现在来看,也颇具意义。
音乐人/乐队纪念
当发生重大的音乐事件,或传奇乐队迎来了历史时刻时,Rolling Stone都将在正常印刷范围之外发行纪念性特刊。这些音乐人或乐队在音乐、文化史上都具有极大的开创性和影响力,通过特刊也可以充分探索极其重要的历史性节点,与对时代流行做出的巨大贡献。
Rolling Stone2014年Pink Floyd特刊封面
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
伟大的迷幻摇滚乐队
这本发行于2014年的Pink Floyd特别珍藏合辑中为读者讲述了关于乐队的故事以及对他们在1970年11月26日Fillmore West演出的评论,回溯了他们过去的音乐生涯。
Rolling Stone2016年David Bowie特刊封面
大卫·鲍伊 (David Bowie)
传奇摇滚变色龙、风格巨星
在2016年的这本特刊中,编辑团队深入的回顾了宝爷的音乐生涯与每一张专辑背后的故事,同时还有他在音乐、电影和时尚方面留下的重要印迹。
Rolling Stone2020年Neil Young特刊封面
尼尔·杨(Neil Young)
传奇摇滚歌手、词曲人
Rolling Stone2020年Neil Young特辑回顾了与他有史以来最深入的采访,他的100首最伟大的歌曲背后的故事,他最古怪的专辑,以及60张他从Buffalo Springfield、CSNY到Crazy Horse乐队的精彩独家照片。
Rolling Stone2019年The Beatles特刊封面
披头士(The Beatles)
把摇滚乐带到新阶段的伟大乐队
2019年发行的The Beatles特刊重温了这支传奇乐队历年来发行的唱片,并对其中的每一首重要歌曲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点评。通过这本特刊,再次让歌迷们感受到了乐队丰富、有力且多变的内涵与先锋的思想。
影视娱乐
上世纪80年代,Rolling Stone开始增加对名人、电影和流行文化的报道,还开始发布年度“热点话题”。上世纪90年代,该杂志改变了版式,以吸引对电视节目、电影演员和娱乐综艺感兴趣的年轻读者。
Rolling Stone1998年《绿野仙踪》特刊封面
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
AFI十大类型最佳电影评选奇幻类第一名
1998年的Rolling Stone绿野仙踪特刊同时也是一本庆祝品牌诞生30周年的特别版读物。特刊在带领读者回溯童年时也展开了与年轻一代关于生存、性、名利以及家庭问题的深度讨论。
Rolling Stone2010年《Mad Men》特刊封面
电视剧集特辑
电视黄金年代的另一种洞察
2010年,Rolling Stone发行了一期以电视剧集为主题的特刊,以当时最受欢迎的美剧《广告狂人》为封面,而刊物也带读者回顾了当时几部大火的电视剧,以及相关幕后剧照,更有演员们的独家采访。
Rolling Stone2012年《霍比特人》特刊封面
霍比特人 (The Hobbit)
13年-15年收获各大奖项提名的奇幻系列电影
在Rolling Stone霍比特人终极指南典藏版(2012)中,充满了对这部传奇系列电影独特而令人兴奋的内容,不仅有幕后的全部照片更有全明星阵容的独家采访。
Rolling Stone2017年《Saturday Night Live》周六夜现场人物特刊
周六夜现场 (Saturday Night Live)
美国国民综艺
作为美国电视史上最长寿的节目之一,从1975开始播出至今的周六夜现场无疑是美国国民喜剧小品类当之无愧的综艺代表。这本2017年4月发行的特刊,除了与台柱子们的深入采访、最佳剧本回顾外,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将当时的145位常驻卡司全部进行了排名。
社会议题
除了音乐、影视娱乐外,Rolling Stone的编辑们也注重文化观察和政治观察。
2009年,Rolling Stone时任记者马特·泰比(Matt Taibbi)就当时的金融危机发表了一系列备受赞誉的尖锐报道——他曾将高盛(Goldman Sachs)描述为“一只巨大的吸血乌贼(A Great Vampire Squid)”,揭露了华尔街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如何自大萧条以来,一次又一次地操纵美国市场,引发了几乎所有金融危机,并从中谋取暴利。
2012年1月,Rolling Stone在杂志中刊登了时任记者迈克尔·哈斯汀斯(Michael Hastings)的新书《钻营者 :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狂野而恐怖的内幕 (The Operators: The Wild and Terrifying Inside Story of America's War in Afghanistan )》节选,对当时的驻阿富汗国际维和部队司令兼驻阿美军司令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Stanley McChrystal)和美国高级官员的军事文化以及他们如何卷入这些战争进行了更为广泛的审视。
Rolling Stone1975年水门事件特刊封面
水门事件
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之一
1972年发生的水门事件(Watergate)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3年后,Rolling Stone以漫画的形式做了一期水门事件特刊,用幽默的方式为读者再现了整个事件。
Rolling Stone1985年Live Aid特刊封面
Live Aid 1985
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音乐会
1985年7月13日,在美国温布利球场和肯尼迪体育馆的双场音乐会上,上演出了一场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表演。同年8月,Rolling Stone发行“Live Aid”特刊,记录了这场以救济埃塞俄比亚的饥荒的慈善音乐会,并在刊物中加入了对当时后台歌手状况的描述与采访。
Rolling Stone1994年毒品泛滥问题特刊封面
1994年,药物战争
导致每年有100万人被监禁
1994年的药品泛滥问题让所有人都人心惶惶。而在这本“Drugs in America”特刊中,Rolling Stone再一次深入探讨了这个问题背后的成因,以及那些真实存在的毒品犯罪。
Rolling Stone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特刊封面
9·11
美国本土最为严重的恐怖攻击事件
2001年,美国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事件”,Rolling Stone也专为此事件制作了一期特刊,集中探讨了当代纽约的英雄人物、圣战问题,在当时也引发了严肃的政治讨论。
创造力特辑
摄影:Alexis Rodríguez-Duarte, 摄影协助:Tico Torres
从1967年的旧金山到2021年的成都,Rolling Stone一直希望以流行文化为线索,深入探索最新的潮流现象与最具代表性的时代精神,以及它们背后的成因与由此而创造出的可能。这也是Rolling Stone大水花决定创立创造力特辑的原因——我们希望以主题性、策展式的特辑,给读者带去更深层次的、更系统化的内容体验,也希望通过艺术家、创意机构的创造力,传递更多对周遭环境的感受与思考。
第一本创造力特辑,我们荣幸邀请到了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潮流艺术家Daniel Arham一起参与创作。作为潮流风格的绝对引领者,Daniel Arsham不仅在艺术领域引领了“未来考古学”风格,更与音乐、时尚、建筑、汽车、体育、舞台艺术等众多流行文化领域跨界,以“当下”的方式影响大众与潮流风潮。在世界秩序动荡、新冠疫情肆虐的当下,Daniel Arsham如考古遗迹般满布侵蚀效果的艺术作品更促发了我们对于未来、自然、环保、和平等极具时代性的思考。
在与Daniel Arsham的创造力特辑中,我们通过聚焦艺术家的生活、工作环境,过往代表作品,以及他与与空山基、Kim Jones、Ronnie Fieg等各类跨界品牌/机构的合作,全方位地解析了Daniel Arsham的创作灵感、生活哲学、以及影响他奇思妙想的灵感源头。
#独家报道RS Exclusive
#摇滚明星Rock Star
#音乐先锋Young Talent
#榜单RS List
#洞见Break Down
全球音乐文化媒体
·
品牌总监 | @王米奇Micky
编辑 | @白熊;设计 | @孙毅
rollingstonechina@ytmedia.com
2024-12-10 00:45:34
2024-12-10 00:43:19
2024-12-10 00:41:04
2024-12-10 00:38:49
2024-12-10 00:36:34
2024-12-10 00:34:19
2024-12-10 00:32:04
2024-12-10 00:29:49
2024-12-10 00:27:34
2024-12-10 00:25:20
2024-12-09 14:16:34
2024-12-09 14:14:19
2024-12-09 14:12:04
2024-12-09 14:09:49
2024-12-09 14:07:34
2024-12-09 14:05:19
2024-12-09 14:03:04
2024-12-09 14:00:50
2024-12-09 13:58:35
2024-12-09 13:5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