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牢记父母的叮嘱,我这辈子仅有一次婚姻
2025-07-04 07:53:50
又被李嘉诚说中了!中国手握两套房以上的家庭,未来只有3种结局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18年,李嘉诚给当时火爆的房地产市场泼了一盆冷水。他预言未来五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迎来一场大调整。
话音未落,迎来的却是投资者疯狂的抢房潮和不断飙升的房价。
可几年后,各地房价纷纷下跌,二手房市场冷却,多房家庭的财富像积雪遇到太阳迅速融化。
李嘉诚,这次又对了!
房地产由盛至衰也不过短短两三年而已,中央一再提出的房住不炒是为了从政策层面突破我国的房地产泡沫吗?中国手握两套房以上的家庭,未来会有那3种结局?
一、多房家庭的三大结局
回首之前房地产市场疯狂的景象,李嘉诚的警告犹言在耳。
可那时候房市正火,房价一路高歌猛进。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买房得靠抢,价格一天一个样。
火爆行情之下,又有谁会把李嘉诚的警告放在心上呢?
不少人出言嘲笑李嘉诚老了,糊涂了。错过这一波买房致富的机会岂不可惜?
2022年形势直接逆转,郑州、石家庄这些二三线城市的房价首先撑不住了,不开始纷纷下跌。
2023年,北上广深这样的房地产顶流城市也开始松动,房价出现调整。
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那些在房价高点冲进去抢房的人,如今想卖房变现,才发现房子卡在手里,不上不下如同烫手山芋。
哪怕是提前入局手握多套房产的家庭,现在过的也没有那么舒心惬意。
根据目前的趋势,这些家庭未来的结局可能会有三种情况。
1. 二手房难变现,房子成烫手山芋
现如今房市转冷,二手房市场遇冷更为明显。从23年开始,国内15个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激增,上海、重庆、成都这些大城市的挂牌量都已超过15万套。
市场卖房的人比买房的人还多。房地产市场已经彻底由卖方市场主要有买方市场,二手房的竞争十分激烈。
由于整个市场遇冷,开发商手中的新房房源也遇到了销售难题,为快速回笼资金。
许多新房开始降价销售,很多刚需购房者一看新房价格这么实惠,干脆选择买新房,二手房市场更加冷清。
这么一来,手握多套房产的家庭,想要快速变现真的难上加难了!
那些曾经过于依赖房产升值的人也直接被套牢,房子可不是股票,市场爆火时流动性没什么问题。
一旦市场降温,可就想卖都卖不出去了。
2. 房贷压力山大,家庭财务岌岌可危
最难受的是之前贷款买了多套房的人,很容易就变成夹心饼干两头受气。
当年房价上涨的时候,房子增值,手握多套房产自然也觉不出什么,就算还贷有些压力,还可以以租养贷,怎么都不亏!
可现在房价不涨反跌,手握多套房的人可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一方面每个月还得按时还贷款,可另一方面,房价跌了原本的身价缩水严重。
万一遇到失业或者收入下降这一类家庭经济变故,每个月的房贷就成了巨大压力。
不少家庭无奈之下选择了弃房断供,可依然还会面临法律风险。如此一来曾被认为稳赚不赔的投资反倒成了财务上的负担。
3. 租金下降,持房成本增加
对于从一开始就打着以租养贷的想法购买了多套住房的人,现在也十分尴尬。
几年的疫情下来,许多人通过这几年的变化想通了之前的关窍,大城市里虽然收入高一些,但生活成本也居高不下,到最后手里剩的钱依然所剩无几。
于是许多人选择回乡发展,租赁市场供大于求。为把房子租出去,房东们不得不降价,有些地方租金已经降到历史最低。
如此一来租金收入远远赶不上持房成本的增加。
一旦国家对多套房持有者征收房产税,这些隐性的开支让这些房哥房姐们头大如斗。
再加上每年上涨的物业费、取暖费,持房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那些买多套房指望以租养贷的人,未来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好过。
二、为何房住不炒才是正道
说起房地产泡沫,咱们的邻国日本可是有着深刻的教训。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房地产市场是全球都炙手可热的热土,房价一路飙升。
当时东京的一些地区地价高到能买下整个美国,不少日本人也觉得自己在这场房地产狂欢中赢定了。
可没想到,到了90年代初,泡沫破裂,房价暴跌,大量炒房客和投资者深陷泥潭欠下巨额债务,自杀的人比比皆是。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人因为高价购入房产而破产,银行和金融机构也遭受了重创,整个经济陷入了长期的低迷。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十几年,日本到今天依然还是没能从当年的震荡中走出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国当然不能重蹈日本的覆辙。
正因为看到了日本的前车之鉴,国家提出房子是用来住人的政策,就是要让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避免泡沫扩大给经济带来巨大风险。
总有人对国家的房产调控政策提出质疑,认为国家的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太大,一招不慎就会把房地产市场给打趴下。
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房住不炒不是要让房价暴跌,更不是要刺破泡沫,而是要让房子回归到它本来的功能—居住。
房子本来就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国家要做的是稳定市场,防止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
从长期来看,房住不炒是为了维护经济的平稳运行,防止过度依赖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
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一政策的推出才显得尤为理性。
如果国家不出台政策任由房价飞涨,那么未来我国很有可能成为第2个日本,泡沫破裂之后将会直接带走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拼搏下来的成果。
房住不炒也不是单纯的让房产市场一蹶不振,我国的政策从来都是稳字当头。房住不炒其实并不是要让房价暴跌,也不是要刺破什么泡沫,而是为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回归住房本质的口号从一开始就说得明明白白,房子是让人住的,不是让资本炒的。
政策的核心是要防止房价过快上涨,避免房地产行业绑架我国的经济,从而让整个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正道。
国家真正要做的是避免房子成了财富的象征,而非彻底打压房地产市场。
要平稳发展,不要过山车。
有人总觉得市场冷清了对谁都不好,特别是对那些买房投资的人不公平。
他们却忘了恰恰是买房投资的热潮,才让越来越多的人不知不觉的加入到了刺激整个地产泡沫的行列。
国家推行政策的目的不是干掉房市,而是为了挤掉泡沫中的‘水分’,让市场更健康、稳定。
与其盲目追求高房价带来的短期财富效应,不如着眼于长远,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房,实现人人有房住,房子有人住的目标。
这才是真正的国民经济稳定器。而且国家一直在采取精细化调控,没搞一刀切。
限购、限贷这些调控政策都是为了防止市场的极端波动。
保护刚需购房者,让真正有住房需求的人能够买到房子,而不是被炒房客和资本截胡。
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的推进,目的都是让多层次的住房需求得到满足,市场更加平衡,泡沫也就无处滋生了。
炒房客也许会抱怨,毕竟政策断了他们的财路!
但国家这么做是对全体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负责,毕竟炒房客才是人口结构中真正的少数派。
我国有14亿人口,体量比日本不知道大了多少,如果房地产出现类似日本那样的泡沫破灭,我们的后果绝对要比日本严重的多。
如今实施的调控政策,表面上是对房市的降温,但从长远来看是为了保护整体经济的平稳发展。未雨绸缪总好过危机到来时的措手不及。
为什么李嘉诚能够提前预见到今天的局面呢?
因为他深知房地产如果失去控制,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都可能是一颗定时炸弹。
作为商界老江湖的李嘉诚见证了太多经济起伏,知道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
通过房地产刺激起来的国家经济本身就是不健康的。
真正发达的市场是像我国现在这般,拥有全套产业链,各行各业均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想通了这一点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国家的房产政策,就会发现房地产行业回归本质,健康、稳定地发展才是对国家对人民最好的一条路。
结尾
国家政策为的是多数人利益,可手握多套房产的家庭该如何面对未来市场的变化呢?
一句话:稳中求进,理性应对。
如果已经有了多套房产也不必过于焦虑,未来市场平稳发展是主基调。
只要抛弃之前想通过房子你也暴富的想法,手中的房子早早晚晚是可以消化掉的。
从长远来看市场的调整期总会过去,整个社会的住房问题也会逐步得到解决。
最终人民有房子住,经济有持续动力,国家有稳定发展,才是全体国民的共同福祉。
参考资料:
关于“房住不炒”,不要想偏了
中国房地产报2024-03-11
东北证券:复盘日本房地产泡沫 从繁荣到破裂
金融界2024-07-08
「首席对话」“泡沫先生”朱宁:这次房地产市场调整至少还需要3到5年
经济观察报2024-08-21
2025-07-04 07:53:50
2025-07-04 07:51:35
2025-07-04 07:49:21
2025-07-04 07:47:07
2025-07-04 07:44:53
2025-07-04 07:42:39
2025-07-04 07:40:25
2025-07-03 12:07:11
2025-07-03 12:04:56
2025-07-03 12:02:42
2025-07-03 12:00:28
2025-07-03 11:58:14
2025-07-03 11:55:59
2025-07-03 11:53:45
2025-07-03 11:51:31
2025-07-03 11:49:17
2025-07-03 11:47:03
2025-07-03 11:44:48
2025-07-03 11:42:34
2025-07-03 11: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