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而励 品质致城——华润置地进驻山东15周年
2025-07-04 08:20:40
原子弹炸后,百年内不能住人,为何如今广岛和长崎住满了人
广岛和长崎作为世界上唯二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城市,如今依旧是大型城市,并未因其被原子弹造访过而留下核污染的影响,反倒是被日本人塑造成反对核武器、拥护世界和平的国际城市,这其中被轰炸又重建的过程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让两座“核城”死而复生?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要回到当年,广岛和长崎在日本战败投降前最后的时刻。
日本重要军事基地——广岛和长崎
1945年8月,美军在日本本土投下了两颗原子弹,目标分别是广岛和长崎,这并非随机选择,而是经过精心计算的军事决策。
广岛是日本南部防御体系的核心,同时也是重要的军事通讯枢纽、战略物资储存点和军队集散地,长崎则是日本最关键的军工基地,承载着战争机器的生产任务,这两座城市的毁灭,意味着日本的军事能力遭受了不可逆转的重创。
广岛是日本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在地,该部队由前中国派遣军司令畑俊六指挥,负责日本南部的防御战略,除此之外,广岛还拥有大量兵工厂,军事物资储备丰富,并且是日本重要的军事通讯枢纽,负责协调各大战区的信息传输。
在核爆之前,广岛的港口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中转站,承担着军备运输的关键任务,然而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在8月6日的清晨,将这座繁忙的军港彻底摧毁。
爆炸发生的瞬间,广岛市中心温度瞬间飙升至3000至4000摄氏度,核心区域化为焦土,爆炸形成的冲击波在短短几秒钟内横扫全城,建筑物在顷刻间被夷为平地。
广岛市区90%的建筑被摧毁,地面上的生命几乎瞬间蒸发,估计当时约有8万至10万人当场死亡,而后因核辐射影响,死亡人数在年底增至14万。
更为恐怖的是,核爆后所形成的放射性尘埃凝结成“黑雨”降落在广岛市区及周边地区,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饮用了受污染的水源,导致核辐射病大规模爆发,幸存者中有大量人患上白血病、癌症及其他严重疾病。
三天后,8月9日,一颗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落在长崎,摧毁了日本最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长崎是日本最主要的造船中心,生产战列舰、驱逐舰和潜艇,同时还承担军火、炸药、飞机零件的制造任务。
因此,长崎的毁灭直接断绝了日本的军工生产能力,使其战争机器彻底瘫痪。
与广岛不同,长崎并非最初的目标,美军原计划轰炸小仓,但由于云层遮挡,最终改投长崎,尽管目标调整,这一打击仍然造成了毁灭性的后果,核爆产生的高温使城市的建筑瞬间燃烧,形成猛烈的火焰风暴。
港口设施被炸毁,运输系统完全瘫痪,使得长崎在一瞬间失去了作为港口城市的功能,核爆直接导致约7万人死亡,到1945年底,死亡人数增长至约8万人。
广岛与长崎的毁灭不仅仅是人口的损失,更导致城市功能全面崩溃,港口设施的损毁使得物流运输陷入瘫痪,粮食和救援物资难以进入,幸存者在爆炸后的数月内面临极端的生存考验,铁路、桥梁、供水、电力系统全面损毁,两座城市变成无法居住的废墟。
更可怕的是,核爆后遗症在此后的几十年间持续影响着幸存者。
由于核辐射,广岛和长崎的幸存者出现了大量白血病、癌症和遗传病的病例,一些人直到多年后才出现放射病症状,此外,黑雨中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了土地和水源,广岛和长崎被认为至少要75年才能恢复适宜居住的环境。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今天的广岛和长崎已然成为现代化城市,完全不同于当年那片焦黑的废墟,人们难道不在乎核污染的危害吗?可能这就要感谢美国当时还不太成熟的那两颗核武器了。
最早的核弹:小男孩与胖子——当量很大的高爆弹
美国对于核武器的研究过程并非长期稳步推进,而是因战争进程的变化而仓促上马。
在罗斯福去世后,杜鲁门接任总统,他既想尽快迫使日本投降,又要尽量减少美军在登陆日本本土时的伤亡。
因此,在美军制定的“没落行动”中,预测到的美军伤亡可能达到几十万,而日本军队和平民的死亡数字更是无法估量,为了避免正面血战带来的巨大代价,美国决定动用刚刚研发成功的核武器进行实战测试,并对日本形成震慑。
1945年8月6日,B-29轰炸机“恩诺拉·盖伊”号携带代号“小男孩”的铀弹飞抵广岛,投弹后小男孩在600米的高空引爆,原子弹内部的铀-235在中子引发裂变后,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惊人的能量,形成高达百万摄氏度的火球,瞬间吞噬爆心区域,爆炸伴随强烈冲击波和高温,使城市顷刻间化为焦土。
8月9日,长崎则遭遇了由B-29轰炸机“博克斯卡”号投下的“胖子”原子弹,与小男孩不同,胖子采用的是钚-239裂变,同样在空中引爆,造成的破坏力甚至更强。
两个原子弹本质上是高当量的爆炸武器,其致死能力主要源自高温、冲击波和强烈的伽马射线照射,由于在空中引爆,大部分放射性物质被迅速带入高空,并随着大气环流扩散,一部分以“黑雨”形式降落在局部地区。
然而,一些深入地层的放射性物质仍然会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美国在设计这两颗原子弹时,考虑到战后局势,并不希望让广岛和长崎变成彻底无法居住的死城,因此使用的裂变材料虽然具有极高的致死率,但放射性物质的代谢速度较快,使得污染控制在相对“可管理”范围内。
同样不得不接受重建城市的还有日本,尽管核爆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长期的健康影响,日本仍然无法放弃这两座城市。
狭小的土地面积让日本别无选择,加之作为重要的港口和工业基地,广岛和长崎在战后仍需恢复其战略价值,日本政府不得不在核污染的阴影下重建城市,尽管代价巨大,但这也是日本在战后经济恢复过程中不得不做出的抉择。
重生之城——广岛的重建方案与标志建筑
二战结束后,广岛市几乎成为一片焦土,然而,在废墟之上,这座城市却奇迹般地重建,并发展成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和平象征之一。广岛的重建不仅是一项城市复兴工程,更是日本战后经济、社会和文化重塑的重要篇章。
广岛的重建计划
1949年,日本国会通过《广岛和平纪念城市建设法》,为广岛的城市规划奠定法律基础,使其成为世界和平的象征。
广岛的重建方案优先重建供水、电力、交通等关键基础设施,使城市生活尽快恢复正常。
通过和平都市规划,将城市核心区域被划为“和平纪念区”,不再用于商业开发,而是建设纪念性建筑和公共空间。
作为港口城市,重新建立制造业、造船业等重要产业,同时吸引国际投资,再次使广岛成为新兴工业基地。
并且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帮助下,广岛获得了部分重建资金,并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参与设计。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原爆圆顶馆(原子弹爆炸遗址)、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广岛国际会议中心等标志性建筑,无不传递着广岛这座新城对核武器的思考与清醒,而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虽然在核爆中被摧毁,可如今的发展更胜从前。
广岛的重建不仅是城市复苏的奇迹,更是日本战后和平主义政策的重要体现,通过现代城市规划与历史遗迹保护相结合,广岛成为世界范围内和平与反战的象征,如今的广岛,既是一座繁荣的现代化都市,又是一座承载历史记忆的和平之城。
大祸将至——重生之城能否让日本学会反思
今天的广岛与长崎,早已不是原子弹爆炸后的人间地狱,平静的海港每日忙碌不已,成为旅游城市和所谓的“和平之城”。
然而,日本国内长期存在的右翼势力,让他们毫无羞耻,拒不承认侵华、侵朝等战争罪行,一味地对美国俯首称臣,面对亚洲众多受害国家的官司和索赔,我们并不相信日本没有经济能力赔偿,而是其根本不愿承认自己的历史过往,并继续选择一错再错的道路。
1945年,日本战败后,美国不仅没有彻底清算日本战时罪行,反而基于冷战需要,将战犯轻判甚至赦免,包括甲级战犯岸信介后来还能出任日本首相。
这种对战争责任的逃避,使得日本右翼势力得以壮大,至今仍在否认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生化武器实验等暴行,甚至在教科书中篡改历史,试图美化侵略战争。
1951年《旧金山和约》签订,日本借机规避了绝大部分战后赔偿义务,中国、韩国、菲律宾等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国家,至今仍在为战争赔偿与正义而抗争。
更令人愤怒的是,如今的日本甚至开始向全球排放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妄图让全世界分担其核污染代价,这种自掘坟墓的举动,究竟是无知还是傲慢?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急于扶持日本作为“反共桥头堡”,大批军工订单涌入日本,迅速推动其经济复苏。
1950年代,日本的钢铁、机械制造业因战争需求而迅猛增长,三菱、川崎等军工企业借机重振旗鼓,这种经济扶持,不仅让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助长了其在战后重新武装的野心。
如今,日本政府频繁推进修改和平宪法,企图突破军事限制,显然已背离二战战败国的承诺。
日本自二战以来,经历了无数自然灾害,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与福岛核事故,都暴露出日本政府对灾难应对的无能。
而更令人警觉的是,日本在面对本国核污染问题时,却选择将危机扩展至全球,2023年日本政府正式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公然无视周边国家的抗议,这不仅危害全球海洋生态,更是对历史罪行的又一次回避。
而那被原子弹轰炸的广岛与长崎,究竟是对美国强者的下跪之城,还是日本侵略他国后必须付出的和平代价?恐怕日本至今也未曾想明白,然而历史不会遗忘,亚洲各国更不会忘记日本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
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日本是一个无德之国,亚洲国家积怨已深却置之不理,还要将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放到全世界,这岂不是自掘坟墓的举动吗?
如果日本继续一错再错,那么等待它的,不仅是地震与海啸的自然灾害,更是来自正义的清算。
参考文献:
日本核爆受害者之子:核爆根源是日本的战争加害,文汇报
原子弹轰炸72年后:日本广岛、长崎还有核辐射吗?,环球网
美国总统的广岛策略,环球人物
2025-07-04 08:20:40
2025-07-04 08:18:26
2025-07-04 08:13:58
2025-07-04 08:11:44
2025-07-04 08:09:29
2025-07-04 08:07:15
2025-07-04 08:05:01
2025-07-04 08:02:47
2025-07-04 07:58:18
2025-07-04 07:56:04
2025-07-04 07:53:50
2025-07-04 07:51:35
2025-07-04 07:49:21
2025-07-04 07:47:07
2025-07-04 07:44:53
2025-07-04 07:42:39
2025-07-04 07:40:25
2025-07-03 12:07:11